一条大运河10倍杠杆,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3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从扬州出发,探寻大运河作为文化根脉、生态绿脉...
青砖灰瓦,雕花门窗,错落有致,这就是北京四合院。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9日发布《北京市合院式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试行)》(简称《导则》),为合院式历史建筑...
市场 最高价 最低价 大宗价 北京京丰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7.00 16.00 16.40 天津市红旗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5.40 3.20 3.6...
日本全日空一航班飞行过程中驾驶舱玻璃出现裂痕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 当地时间,全日空一架从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飞往富山机场的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玻璃出现裂痕。航...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9日,港股走高,截至10时52分配资平台实盘,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恒生指数涨幅扩大至2%。中芯国际涨超7%,理想汽车、快手涨超5%。...
(原标题:康佳业绩不佳线上配资炒股平台,问题出在哪?) ,A股上市公司深康佳A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54.13亿元,同比下降48.31%;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462.81%。 众所周知,深康佳A这个名字的背后就是知名家电品牌康佳集团。就在这份很难让人满意的财报发布前几天,康佳集团也刚刚完成了一次高层人事变动:原康佳集团总裁周彬接替刘凤喜,担任康佳集团董事长,总裁一职由原康佳集团常务副总裁曹士平接任。 (康佳集团董事长周彬) 这一看似重大的人事变动早就有迹可循。2017年,周彬接替刘凤喜出任康佳集团总裁;2021,康佳集团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周彬。公开资料显示,周彬2001年大学毕业后便进入康佳集团,2017年3月,康佳集团首次公开选聘高管,周彬从数十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出任集团总裁。 对周彬来说是,2017年应该算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而对康佳集团来说更是如此。正是从2017年开始,康佳集团逐渐陷入增长困境直至今天。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1、一年一份问询函,康佳业绩不佳? 我们先看一下目前康佳集团的最新财报。单从高达10.88亿元的亏损额计算,这创下了公司同期财报历史纪录。 资产方面,报告期内,康佳集团期末资产总计为343.24亿元,应收账款为18.5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9亿元,同比下滑117.98%;货币资金55.14亿元,同比减少20.18%,而短期借款为65.10亿元,同比减少3.98%。 从现金流和负债观察,大幅亏损后,康佳集团的财务状况已被敲响警钟。其实,因为财报不佳引发关注已经成为近年来康佳集团的常态。 2023年年报发布20天后,康佳就收到了深圳交易所的《问询函》,要求公司就资产减值、坏账计提、政府补助及主营业务相关情况进行说明。 2023年,其总营收为178.49亿元,同比下滑39.71%;归母净利润为-21.64亿元,同比下滑47.15%。这样的业绩被监管层重点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而过去3年,康佳集团因定期财务报告一共被3次问询,分别是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 这一次半年报的创纪录亏损,是不是还会被监管层“点名”不得而知,但其一路下滑的业绩走势确实也没什么改变,未来收到《问询函》也不意外。但是,如果不关注康佳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感觉很意外,康佳这么知名的品牌,为什么会亏成这样? 这里先举一个小业务上的例子,看看康佳的一些亏损是怎么来的。 2017年,康佳集团正式开展外部保理业务。所谓“保理”简单说,即保理商提前将客户的应收账款支付给对方,同时收取一定的资金利息;未来由保理商回收应收账款。 这种业务带有明显的高风险色彩,康佳也确实踩了不少坑。2019至2023年,康佳保理业务累计计提减值6.97亿元。2023年,康佳商业保理(深圳)有限公司更名为康佳电子材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业务完全转向,保理业务正式“寿终正寝”。而这只是康佳集团亏损路上的一个缩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没落的“彩电一哥”,多元化不该跨太多? ![]() 康佳集团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出身和资历没的说。 1999年,康佳成为深圳第一家产值过百亿的工业企业。2003-2007年,康佳连续五年霸榜国内彩电销量第一,是家电行业当之无愧的“彩电一哥”。 但是,康佳的辉煌在2017年迎来拐点,也就是周彬出任集团总裁的这一年。当时,康佳彩电销量占有率仍超过14%,位居市场第一。其主营业务也相对稳定,即彩电业务、手机业务、白电业务三大业务板块。 此后,进入2018年康佳开始大力推动公司跨界转型。如果你翻看当年的财报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2018年,本公司制定并推动实施以转型升级为导向的发展新战略…… 梳理康佳集团过去几年的财报,《节点财经》发现,其主营业务最多时有4大项11小项,分别包含:产业产品业务群的多媒体业务、白色家电业务、环保业务、半导体业务、移动互联业务、PCB业务,科技园区业务群,平台服务业务群的工贸业务、互联网业务,投资金融业务群的投资业务、创投业务。 是不是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对于原本有着稳固基本盘的公司来说,贸然跨界多元化的风险很大,非常考验公司的管理和整合能力。一着不慎踩到坑,就可能泥足深陷,无法自拔。 前面提到的保理业务就产生于多元化战略之下,此外,康佳还曾布局“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科技产业园,后大额计提股权投资减值、其他应收款减值。在环保领域,康佳的子公司陷入多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业务暂停并计提应收账款、预付款及违约金等资产减值。 那么,康佳还有扭转困局的办法吗? 3、船大掉头难,新管理层有新希望? 其实,康佳集团的转折点虽然从2017年开始,但在此之前就已经露出苗头。2004年之后,我国彩电行业开始从显像管(CRT)向液晶(LCD)转型,当时国内彩电行业一度陷入困境,各大公司开始自救,寻找破局之道。 与一些死磕技术的厂家不同,康佳当时开始涉足房地产投资。2007年,康佳集团审议通过《关于成立康佳房地产开发投资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投资业务的议案》,开展了一系列房地产业务。 2014年,康佳提出要做“中国第一个智能电视互联网运营平台”;2016年提出“软件+硬件”的口号;2017年,增加“投控+金融”;2018年,提出了进军半导体的“1234”战略。 所以,2017年周彬接任总裁时,康佳集团就已经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埋了不少“雷”,只不过他接任后,“症状”开始凸显出来。所以,《节点财经》认为,康佳近些年的业绩困境,很大程度上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注定了。目前,康佳称将继续聚焦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两大主业,但这两大板块均为科技密集型,圈内头部企业均需要深耕积累,康佳集团此前的多元化不仅造成了财务亏损,更重要可能还在于,错失了技术进步的机会。 俗话说,浪费机会就会受到惩罚,康佳眼下的亏损就是。 对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康佳对投资者给出了三个主要原因:内销彩电市场规模下滑,彩电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变动,导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约为-1.71亿元;半导体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尚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总结下来就四个字:青黄不接。 其实,与康佳同时期崛起的家电企业,目前活得挺好的也不少,比如海尔、海信、美的、格力、TCL等等,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挺多,比如战略坚定、积极出海,即便多元化,也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而不是乱跨界赚快钱。 目前,康佳集团应该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新的管理层也许能带来新的希望。但船大调头难,公司能不能转型成功度过发展困境,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文 / 三生线上配资炒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