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股票杠杆是什么-股票杠杆配资合法吗 > 股票杠杆配资合法吗 > 网上配资炒股 民生实事暖人心 品质生活步步高
热点资讯

网上配资炒股 民生实事暖人心 品质生活步步高

发布日期:2024-07-29 08:42    点击次数:139

  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6330个、公办中小学学位9360个;镇街医院门诊医保报销最高提升40%;老旧小区改造开工134个网上配资炒股,完成改造30个;持续开展摩电安全治理,事故数量和人员伤亡数大幅下降……

  2023年,中山市将优化学位及教育设施、提高医保惠民水平、接续推进水环境治理等十个事项确定为2023年度中山市民生实事,重点督办推进。截至2023年末,十件民生实事任务目标已全部按计划完成。

  从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到提升养老服务,从改造老旧小区到治理水环境,从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到推广“一件事一次办”,中山办理十件民生实事的过程,也是打开城市建设发展新维度的过程。通过办理一件件民生实事,中山办出了一座更有温度、品质、韧性和活力的城市。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雷海泉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

  温暖之城

  新增教育学位再破万个

  “走几步路就能上学,环境美,配套全,实在太好了!”当被问起对去年中山教育的最大感受,家住中山市东区街道博爱七路附近的吴奶奶特别提起了去年新开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幼儿园。该幼儿园是2023年中山新建成投入使用的规范化幼儿园之一,吴奶奶的孙子就是该园的新生。

  回顾2023年中山市民生实事,“优化学位及教育设施”是广大家长和学子感受最深的一项。这一年,中山加大优质教育供给,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6330个,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9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9360个。这也是中山连续5年实现规范化幼儿园学位和公办中小学学位新增破万个。

  2023年新增的教育资源有效满足了群众就近上学、上好学的诉求。博爱七路片区是中山市中心城区重点开发区域之一,近年来先后建成多个商住小区,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2023年,新建的火炬开发区第四幼儿园和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幼儿园就坐落在该片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便利、更充足的教育资源供给。此外,中山还新建和扩建民众接源小学、阜沙罗松小学、坦洲方德小学等9所公办中小学,进一步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除了新建扩建学校,校园设施也得到升级。2023年,中山开展了新一轮教育设施提升行动。这一年,中山共完成2所学校宿舍改造,新增床位7080个;完成17间学校食堂改造,新增餐位8137个;完成5所学校热水系统和6所学校跑道改造;替换安装空调设备1413台;完成345所市属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镇街中小学校灯光改造。

  “一老一小”是中山2023年民生实事的关注焦点。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同时,中山在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方面也持续发力,将养老服务送上门。去年,中山累计创建36个市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21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并对有意愿有需求的特定老年人设置家庭病床并开展服务。23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年累计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超过30万人次。针对老人健康问题,中山还专门把“为本市常住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内容列入民生实事内容,去年共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接种流感疫苗3.31万剂次。

  宜居之城

  启动近年规模最大老旧小区改造

  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为中山市民带来了更多获得感。2023年,城市环境的变化也成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没想到这么漂亮。”东区街道竹苑社区松苑横街小区居民陈女士对小区的新变化由衷感叹。2023年,在全市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松苑横街小区原来破旧的水泥路升级为柏油路,楼房的外立面得到修整,小区中的路灯、停车位和文体设施也得到更新。

  2023年,中山将“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十件民生实事,提出“改造开工100个、完成改造30个”的目标。这是中山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2023年末,全市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34个,完成改造30个。改造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在已完工的项目中,东区街道占了多数(25个),东区街道松苑横街小区等一批超过30年历史的小区实现旧颜换新貌。

  老旧小区改造并不是大拆大建。中山本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更加聚焦群众的生活需求,按照“一区一策”的方式,因地制宜修缮老旧小区的屋面、外墙、楼梯,优化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消防、照明、绿化、停车位、文体设施等配套。

  为让改造工作更加有章可循,2023年5月,中山市发布《中山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引(2023年版)》,列出了约80项改造要素分类清单。为了让改造工作契合居民需求,中山在开展改造前,还大范围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通过居民投票,确定各小区相应的改造内容和改造模式。

  在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开展之时,在中山的乡村大地上,“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也全面开展。2023年,中山累计完成上述两大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三乡、五桂山、民众段的54个项目建设,有效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旅游配套、道路交通等设施。此外,全年完成15个村居信息通信新基建工程建设,新增建成“四小园”1764个,实现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全覆盖,农村居民生活配套更完善,环境更宜居。

  水环境治理攻坚战也持续开展。2023年,“接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再次入选中山市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内容。去年,中山累计新建污水管网1761公里,修复病害管网80公里。大涌、港口、南朗、黄圃、民众、东升、板芙、三乡、坦洲、三角、神湾、阜沙等12个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合计50万吨/日。水岸环境也不断变好。经过治理,南朗大溪河、西区街道后山新开涌、板芙镇里溪村月角涌等一批河涌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形成了“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水岸新空间。

  韧性之城

  “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监管全覆盖

  在构建更加保障有力的温暖城市和更加美好的宜居城市的同时,2023年,中山也在打造更加安全的韧性城市方面发力。

  民以食为天,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是民生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2023年中山市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内容,并从检测和监管两方面入手,强化相关工作。2023年,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常态化开展,累计完成检测55万批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达100%。中山也不断创新食品监管方式。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家长可在“阳光食品”App上就可以查看学校食堂厨房和食品快检结果公示,线上查看学校选材用料安全状况,实现对校园食堂的全时线上监管。截至2023年底,学校食堂、养老机构、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长者饭堂、托育机构、医疗机构、母婴保健机构(月子中心)、1000人以上大型企业食堂等1380家餐饮场所全部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

  交通出行也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2023年,中山以年度民生实事的形式,强化摩托车电动车安全管理。过去一年,中山市公安交警部门在中心城区、镇街多个路段增设了30条非机动车专用道,解决“机非混行”问题。同时,在全市范围持续开展摩电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中山还推出了多项“软举措”,创新开展摩电交通违法劝导教育和软性执法工作,以“五选一”(即让违法当事人在“志愿者身份执勤”“抄写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举交通安全标语宣传牌”“观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视频”“微博或微信朋友圈宣传交通安全”等五种教育措施中选一种),代替处罚措施。系列举措取得较好效果。2023年,中山全市涉摩电事故四项指数(交通事故数、亡人数、伤人数、财产损失)全面下降。其中,全年发生摩电责任亡人事故数54宗,同比下降22.86%。

  机遇之城

  全省率先建成市镇村三级“零工市场”

  临近岁末,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订单生产节奏明显加快。在繁忙的流水线上,一群女工正在流水线上麻利地装配电子器件。这是该公司的“妈妈岗”生产车间。

  所谓“妈妈岗”,即实行弹性工作模式和柔性管理制度的工作岗位。这种灵活的就业模式,为妈妈们提供了就业的新机会。“妈妈岗”也为企业提供了新动能。悦辰电子人事考勤主管邝转娣表示,“妈妈岗”产线的生产效率平均比普通产线高5%左右。相比普通员工,“妈妈岗”员工通常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她们对岗位的高度熟悉,保障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作为首设“妈妈岗”的中山企业,目前悦辰电子已有“妈妈岗”员工超过300人。

  2023年,中山通过落实民生实事,打造了一个机遇更多、营商环境更优的活力之城,“妈妈岗”就是成效之一。截至2023年12月,中山共新增“妈妈岗”灵活就业岗位3191个。

  围绕帮助各类群体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中山在2023年累计组织发布用工岗位数超5.1万个,帮助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育儿妇女、异地务工人员等群体实现就业超6.7万人,并在全省率先建成“市—镇—村”三级“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不断升级,市民在“家门口”找工作更加便利。

  在更加充分就业基础上,中山推动劳动者实现更好就业。2023年,中山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工作,鼓励企业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对评出高级工及以上等级达20人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3万元。2023年,中山对符合条件的80家企业发放补贴240万元,全年新增考取技能等级证书超4万人次。

  广大经营主体在2023年也收到了政府服务带来的实惠。中山将“深化政务惠企利民”内容纳入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去年,中山设立了“企业服务1号线”,实现重点涉企事项全周期闭环服务。此外,企业准营(餐馆)等14个领域“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落地实事,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见面”审批、异地转出“智能审批”和婴幼儿社保卡零材料“网上办”等便民服务全面推广应用,政务服务便利度不断提升。

  数读

  中山市2023年度

  十件民生实事成绩单

  一.优化学位及教育设施

  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6330个,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9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9360个,特殊教育学校、专门学校建成投用

  宿舍、食堂、热水系统、跑道、空调设备、护眼照明设备等一批学校设施完成升级

  二.提高医保惠民水平

  参保人在选定的镇街医院普通门诊就诊,报销比例提高10%至40%,对比调整前减轻参保人负担1.52亿元

  18周岁以下人员及本市就读学生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优惠30%,费率下调至1.0%

  种植体价格平均降价55%

  三. 接续推进水环境治理

  新建管网1761公里,12个污水处理厂已通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万吨/日

  新增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55个行政村

  治理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40086亩

  建设碧道20.86公里

  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55万批次,食品抽检2.7万批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达100%

  1380家餐饮场所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

  五.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完成三乡、五桂山、民众等54个项目建设

  新增建成“四小园”1764个,实现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全覆盖

  15个村居建成信息通信新基建工程

  建设“美丽渔场”7517亩

  全市221个行政村(涉农社区)达到省美丽宜居村标准

  六.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

  创建市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6个、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1家

  全市有意愿的特定老年人100%设置家庭病床

  为本市常住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3.31万剂次,为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健康指导服务16.13万人次

  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累计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超30万人次

  七.增强就业服务

  发布用工岗位5.12万个,新增“妈妈岗”灵活就业岗位3191个,帮助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育儿妇女、异地务工人员等群体实现就业6.72万人

  新增持证技能人才4.07万人

  举办“雏鹰归巢”青年人才系列活动52场次,开发见习实践岗位6000个,新增青年人才驿站13个

  八.强化摩托车电动车安全管理

  增设30条道路非机动车专用道

  摩电交通违法查处量同比上升30.54%

  摩电责任亡人事故数量同比下降22.86%

  九.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因地制宜修缮屋面、外墙、楼梯,优化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消防、照明、绿化、停车位、文体设施等配套

  全年改造开工134个,完成改造30个

  十.深化政务惠企利民

  建立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119、120等紧急热线的联动机制

  设立“企业服务1号线”,实现重点涉企事项全周期闭环服务

  上线企业准营(餐馆)等14个领域“一件事一次办”服务

  建成并全面推广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见面”审批、异地转出“智能审批”网上配资炒股,婴幼儿社保卡零材料“网上办”



----------------------------------